数字控制机床是装备制造的“工作母机”,其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来自玉溪建福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工程师柴云川,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数控机床电气设计、装配与调试技艺,也一路见证了玉溪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进步。
进入2月份以来,玉溪建福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持续走俏,供不应求,目前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七八月份。出厂前,工程师柴云川要为每一台机床进行调试和检测,把好质量关,保证机床偏差不超过两个丝,一根正常头发是六、七个丝,两个丝的概念就是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
从1987年8月至今,柴云川一直在玉溪建福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电工班班长逐渐成长为数控车间主任。柴云川和记者说,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加工具有科技化、自动化以及精密化等技术优势,以前老产品只能一个人操作,两只手都要动,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效率也很低,所以逐步淘汰了,现在的重型数控车床附加值比较高,对设计人员及工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去年上半年,柴云川和技术人员设计了这台CK6185重型机床,装配过程中,猛地发现检具无法检验丝杆精度。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丝杆上母线毫米以内,柴云川和同事商量后果断设计了一个专用夹具,最终检测出丝杆精度。正是这精益求精的0.02毫米,确保了产品成功投放市场。
制造业是国家的主要的实体行业,我们属于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里面的脊梁,特别数控车床是装备制造业脊梁里面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外面就加工不出好的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很高。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创新。为了掌握数控领域新技术,柴云川潜心学习,钻研突破,不仅能熟练使用多个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还申请通过了多项专利,参与多个数控车床产品研究开发。2014年,他参与开发的高转速大孔径数控车床新产品项目获得中小型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补助。
柴工从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带领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在技术更新换代过程中不落伍,有这种学习借鉴的方式,我们的产品也是随时保持比较强比较好的竞争力。
90年代以来,从生产普通车床发展到数控车床,再到如今的立式加工中心系列数字控制机床,由少量生产到上量生产,由内销到出口,柴云川一路见证了玉溪数字控制机床产业的发展进步。
我见证了玉溪数字控制机床产业的发展进步。进入这个行业30多年,从最早的普通机械做到现在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这些成绩都跟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分不开。党和政府对数控行业,包括制造业给了很好的政策,很多优惠条件,我们作为数控人只有坚定信心,不停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出更好更完美的产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