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工业街的技术工人“成长地图”
时间: 2024-05-23 03:26:35 |   作者: 华体汇app苹果版官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被誉为“宝安工业第一街”。这条街道在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中拥有27个,上市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7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19家。近4年来,宝安区总工会评选出“宝安工匠”80名,石岩街道就有18名,堪称“工匠一条街”。

  记者了解到,从“工业一条街”到“工匠一条街”,石岩街道的变化得益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企业四级工会联合培育机制,通过建强产教融合平台,共同绘制技术人才“成长地图”,让职工更具创新创造活力。

  2023年,陈凯入职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上岗后,对于CNC设备操作几乎一窍不通的陈凯收到公司及工会发放的职工成长地图,清楚说明了岗位培训路线和培训大纲,每一步操作都有详细的动作分解表和教学视频,公司还专门安排老师傅邹伟东带他。这一系列安排,让陈凯的成长方向更清晰。

  自2019年金三维推行技术工人培养制度以来,公司操作车间内,不同岗位的职工成长地图、工作分解表随处可见,甚至细化到将改善案例粘贴出来供职工观摩学习。

  “过去师傅不知道教什么、教多久,徒弟学到的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宝安工匠、金三维数控部经理梁忠玲的工匠生涯起步于模具厂一名数控学徒。毫无数控编程基础的他每天跟在师傅身边,把每一串代码和程序记下来以便回去研究。他每到周末就独自跑到车间,把一周学到的程序做出来。如今,梁忠玲已是数控编程的行家里手。

  成为工匠后,梁忠玲和同事把操作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做成电子表单,里面凝结着“老人们”的经验。“师傅教一遍学不会的,徒弟可以看视频学,不仅学得扎实,学成周期也从3个月以上缩短至1个月内。”

  入职1个月,陈凯就掌握了CNC岗位操作要领并开始独立操作设备,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如今,他已是一名初级技工。

  “每次模具加工都会产生少数的边角料、剩余料、库存料,最后都按废料处理掉,非常可惜。”赵建刚是深圳银宝山新科技公司的一名高级工艺工程师,2023年,他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关于变废为宝的提案,有效将平均月均价值两万元的库存料利用起来,他也因此获得了奖励。

  深圳银宝山新科技公司有职工659人,其中技术技能人才185人。公司工会主席高国利是宝安区首席工程师,很看重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公司鼓励职工勤于思考、察觉缺陷并为处理问题贡献智慧,每月定期收集提案。”高国利说,公司工会根据可行性评估的结果,拨款并试行职工的提案,验收达标的再给予提案者及操作团队一定的奖励。

  在2023年石岩街道总工会职工“五小”创新技术成果竞赛中,深圳银宝山新科技公司多名职工热情参加、贡献智慧。例如,设计科长、高级技工陈祖苗试图解决“在密集的格栅中模具如何进胶”的行业难题,提出的方案能节约一半以上的热流道嘴数量,节省超过10万元。数字化部长、工程师张森则提出,通过开发模具设计、模流分析等辅助功能,根据生产需求等情况一直在优化,在达到提高质量、减少相关成本的同时,快速培养模具行业人才。

  石岩街道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离不开深圳市总、宝安区总、石岩街道总以及企业工会合力形成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

  以深圳市总“圆梦计划”为例,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探索产教融合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校企双元联合培养,定向给企业输送行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在区级层面,宝安区总创立“宝安工匠”认定指标体系,连续开展3届“宝安工匠”评选认定,落实工匠待遇,搭建工匠人才成长平台;成立宝安区产业工人技能促进中心,帮助产业工人掌握智能制造等技能。

  在街道层面,石岩街道总组建技能人才储备队伍,以劳动技能竞赛作为推进工匠培育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宝安工匠评选、劳动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此外,为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作用,石岩街道总将制造业企业作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创建重点,为工匠人才搭建产研学一体化的技术中心、实验室、成果展等平台。